「大学」:修訂間差異

出自小萃華亭
无成留言 | 貢獻
無編輯摘要
无成留言 | 貢獻
標籤手動回退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9 次修訂)
第1行: 第1行:
== 大学历代概况 ==
== 大学历代概况 ==


第47行: 第48行:
以上资料引用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5%AD%A6/5655065 百度百科]
以上资料引用自:[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5%AD%A6/5655065 百度百科]


 
<div class="wenzhang">
== 大学全文 ==
== 大学全文 ==


=== 版本一 ===
=== 版本一 ===
<big><br>
<center>
<big>'''大  学'''</big>
[战国]曾子
</center><br>


'''大学'''  ''[战国] 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69行: 第62行: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ref>假借字:谦,通行字:慊</ref>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ref>假借字:谦,通行字:慊</ref>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ref>假借字:於,通行字:呜</ref>戏<ref>假借字:戏,通行字:呼</ref>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ref>假借字:大,通行字:太</ref>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诗云於<ref>假借字:於,通行字:呜</ref>戏<ref>假借字:戏,通行字:呼</ref>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ref>假借字:大,通行字:太</ref>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ref>假借字:辟,通行字:僻</ref>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ref>假借字:敖,通行字:傲</ref>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ref>假借字:辟,通行字:僻</ref>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ref>假借字:敖,通行字:傲</ref>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第100行: 第86行: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ref>假借字:个,通行字:介</ref>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秦誓曰若有一个<ref>假借字:个,通行字:介</ref>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ref>假借字:迸,通行字:摒</ref>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唯仁人放流之迸<ref>假借字:迸,通行字:摒</ref>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第120行: 第102行: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底本:《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南怀瑾指导 郭姮妟主编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309-09514-2
   底本:《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南怀瑾指导 郭姮妟主编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309-09514-2
</big><br>


=== 版本二 ===
=== 版本二 ===
<big><br>


<center>
'''大学''' ''[战国]曾子''
<big>'''大  学'''</big>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战国]曾子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center><br>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格物


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格而后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物有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国欲其国先齐家欲齐其家先修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厚薄而所薄厚未之有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一传 明明德'''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康诰曰克明德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有也
  大甲曰顾諟天明命


'''第一传 '''
  帝典曰克


康诰曰克
  皆自


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第二传 亲民'''


帝典克明峻德
  汤之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皆自明也
  康诰曰作新民


'''第二传 亲民'''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康诰曰作新民
  '''第三传 止于至善'''


诗云周虽旧其命维新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是故君所不用其极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曰於止知其止可以人而如鸟乎


'''第三传 于至善'''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诗云邦畿千里惟所止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之不能忘也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曰於止知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贤其贤而亲亲小乐其乐利其利此以没世忘也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第四传 本末'''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如琢如磨者自修瑟兮僩兮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之不能忘也
  曰听讼吾犹人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志此谓知本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传 格物致知'''


'''第四传 本末'''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第六传 意诚'''


'''第五传 格物致知'''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吾之知在即物理也盖人心之灵莫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穷故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以求至乎极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见君子后厌然揜其不善人视己如见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


'''第六传 意诚'''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独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第七传 正心修身'''


曾子曰十目视十手严乎
  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忧患则不得


富润屋德润身广体胖故君子必诚
  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


'''第七传 正心修身'''
  此谓修身在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第八传 修身齐家'''


心不在焉不见听不闻食知其
  所谓齐其家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之其所贱恶辟焉之其所畏敬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此谓修身在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第八传 齐家'''
  此谓身不不可以


所谓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第九传 齐家治国'''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子之恶莫知
  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此谓身可以齐其家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第九传 '''
  一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


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可教能教之故君子出家成教於国孝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令反所好而民从是故君子有诸己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能喻诸人未之有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故治国在齐其家


仁一国兴仁一让一国兴让一贪戾一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定国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尧舜帅天下以仁民从之桀纣帅天下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者未之有也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后可教国


故治在齐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
  '''第十传 治平天下'''


诗云仪不忒正是四其为父子兄足法之也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


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上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絜矩之道


'''第十传 治国平天下'''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倍是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所恶於上毋以使下所恶於下毋以事所恶於前毋以先後所恶於後毋以从前所恶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恶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谓絜矩之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之谓民之父母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德本也财者末也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此有用
  是故财聚则民散散则民聚


本也财末也
  是故言悖而出亦悖而入货悖而入亦悖而出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康诰惟命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秦誓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楚书曰楚无以宝惟善以为宝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此谓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唯仁人放流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
  仁者以财发不仁者以身发财


是故君子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未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生财有大道生者众食者寡为者疾用者舒则财恒足矣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家不畜牛羊百乘家不畜聚敛臣与其有聚敛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底本:[http://www.quanxue.cn/CT_RuJia/DaXue/DaXue12.html 劝学网《大学》]
   底本:[http://www.quanxue.cn/CT_RuJia/DaXue/DaXue12.html 劝学网《大学》]


</div>


====校对====
====校对====
第303行: 第277行:


娼疾以恶之 媢疾以恶之
娼疾以恶之 媢疾以恶之
</big>


== 参考 ==
== 参考 ==
<references />

於 2023年4月9日 (日) 01:32 的最新修訂

大學歷代概況

《大學》至今已流傳兩千多年,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學術特點、學術成就和社會地位。

漢唐時期

宋代以前,《大學》一直從屬於《禮記》。儘管《大學》沒有從《禮記》中獨立出來,但是,西漢的董仲舒、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和韓愈,他們對《大學》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影響了《大學》的學術地位。

  • ⑴董仲舒對《大學》的貢獻主要在於將儒家經學由民間思想提升到國家意識形態的高位,開啟了儒學成為官學、顯學和國學的始點。
  • ⑵鄭玄將西漢後期流傳的各種《禮記》抄本,相互校對,並作註解,

使得《禮記》大行於世,並流傳至今。他的著作《三禮注》中《禮記·大學》是現今可考的最早的《大學》研究著述。

  • ⑶孔穎達解讀《大學》,重點強調「誠意」的關鍵性作用。他將《大學》文本分為兩大段,為朱熹將《大學》分為經、傳兩部分做好了鋪墊。
  • ⑷韓愈把「仁義」定為「道」的根本,並以《大學》為依據,提出了「正心一誠意一修身一齊家一治國一平天下」的儒家道德的修煉路徑。他在《原道》中引用《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來證明和張揚儒家道統,並把《大學》、《孟子》、《易經》視做同等重要的「經書」,提高了《大學》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

宋代時期

  • ⑴程顥、程頤將《詩》、《書》、《禮》、《易》、《春秋》稱作「大經」,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稱作「小經」,並繼續尊崇儒家經學的正統地位,認為「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 ⑵朱熹將《大學》從《禮記》中抽取出來,為《大學》、《中庸》做章句,為《論語》、《孟子》做集注,把它們編在一起,做《四書章句集注》,經此,《大學》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並被確立「四書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後,《大學》成為科舉考試科目的欽定科目。

元明清時期

  • ⑴元仁宗於皇慶二年(1313年)十一月頒布「考試程序」,明確規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用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舉用書。
  • ⑵明代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規定鄉試、會試頭場必考八股文,而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經文做題目,故大多讀書人往往傾注一生,研讀四書五經和八股文,使《大學》在儒家學說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 ⑶清代鼓吹復興漢學,《大學》地位依然重要。

現當代

  • ⑴台灣將《大學》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課綱。
  • ⑵《大學》成為部分高校相關專業本科生必修課。
  • ⑶《大學》成為部分高校相關專業博士生必修課。
  • ⑷《大學》學習形式呈現多樣化,國學經典地位依然穩固。

大學歷代版本

  • 《禮記》注釋本(最古老)
  • 漢熹平石經本
  • 魏正始石經本
  • 程顥改本
  • 程頤改本
  • 朱熹《大學章句》本(最通行)
  • 王柏改本
  • 季本改本
  • 高攀龍改本
  • 崔銑改本
  • 葛寅亮改本


以上資料引用自:百度百科

大學全文

版本一

大學 [戰國] 曾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1]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2][3]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康誥曰克明德大[4]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5]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6]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7]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堯舜帥[8]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秦誓曰若有一個[9]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10]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底本:《儿童中国文化导读》 南怀瑾指导 郭姮妟主编 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ISBN 978-7-309-09514-2

版本二

大學 [戰國]曾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一傳 明明德

  康誥曰克明德

  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二傳 親民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云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第三傳 止於至善

  詩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云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第四傳 本末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第五傳 格物致知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第六傳 意誠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第七傳 正心修身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第八傳 修身齊家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第九傳 齊家治國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故治國在齊其家

  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

  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

  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第十傳 治國平天下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詩云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

  詩云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於殷峻命不易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外本內末爭民施奪

  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誥曰惟命不於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

  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財非其財者也

  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於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底本:劝学网《大学》

校對

校對說明:依底本《兒童中國文化導讀》而作的校對。以下校對內容,左列為原文,右列為校對文。

綠竹猗猗 菉竹猗猗

詩曰周雖舊邦 詩云周雖舊邦

之其所敖情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所藏乎身不怒 所藏乎身不恕

道德眾則得國 道得眾則得國

娼疾以惡之 媢疾以惡之

參考

  1. 假借字:謙,通行字:慊
  2. 假借字:於,通行字:嗚
  3. 假借字:戲,通行字:呼
  4. 假借字:大,通行字:太
  5. 假借字:辟,通行字:僻
  6. 假借字:敖,通行字:傲
  7. 假借字:弟,通行字:悌
  8. 假借字:帥,通行字:率
  9. 假借字:個,通行字:介
  10. 假借字:迸,通行字: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