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錄略講》原始錄音與周勛男文字對照(轉載)

出自小萃華亭

本文系轉載,原文地址:http://www.shixiu.net/news/bzgz/1660.html ——實修驛站

前言:南公懷瑾老師講解的《宗鏡錄》錄音,已被周勛男等人整理並出版成《宗鏡錄略講》一書,但是根據劉雨虹老師的講述,這本書南老師並沒有同意出版,而近期實修驛站准提論壇網友「開心閣主人」在聽南老師講《宗鏡錄》的原版錄音時,發現周勛男整理的文字與原錄音文字有很多刪減,並且個別意思甚至與南老師講解的相反,令不少網友感到意外!


以下一段為原始錄音文字,由南懷瑾老師講解,開心閣主人整理


這個情,包括感情、思想啦,情是唯識情識的境界,這個情,它的根本,根據由來,是怎麼來的?

「次則,隨想而世界成差。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從此遺真失性,執相徇名。積滯著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

他的文字啊,以古文來講,寫得一個字都不浪費哦!組織非常嚴謹,而且念起來音韻鏗鏘,一篇詩、一篇詞一樣,因為寫古文啊,所以我們看到電影啊、戲上,讀古書的人都搖頭擺尾,搖頭擺尾詠那個音韻,那個味道,(吟誦)「隨想而世界成差」,有一個字音韻不對了,他文章寫不下去,念起來不是那個味。

其實啊,好的一篇白話文,就是一篇新的白話詩一樣,好的,那個音韻就出來了。世界上好的文學作品,不管白話的,古文的,或者是英文的,法文的,什麼文,好的東西音韻一定出來。所以由此可以檢驗自己的筆下,你看白話文寫得好不好,念下去啊,你有詩的境界,詩的境界,那個音調的感情就代表出來了。所以他的文章很好!在這裡。

所以希望大家朗誦,你把《宗鏡錄》朗誦了一本以後啊,我保險你,你的文字就寫好了,不管古文的,任何文的你都可以寫了。

你說我不會,不會你是不用功啊,不讀書啊,偷懶吶,啊,總不會,你道我就生來會的啊,是學了會的啊!

但是,第二,「隨想而世界成差」,有了念頭以後,唯心所造,宇宙萬有唯識,這世界就有差別了。這個世界有差別呢,所以佛法分這個世界是有好多嗎,有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拿現在的觀念,宇宙的差別,千差萬別,就起來了,萬有現象、差別就起來了,都是最初的生命根源一念動來的。

「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有了宇宙萬有現象,有觀念以後啊,因為「智」,這個不是「智慧」的「智」,不是般若智,知識的「知」。我們人有了思想,有了知識以後,好了,有分別了,自己唯心造的。認為這個人可愛,就喜歡;那個討厭,就恨他。

憎愛,就不平等。這不平等的觀念,不能慈悲,不能平等,還是念頭來的。換句話,你不能修到慈悲,不能做到平等,是你念頭平等不了,與萬象沒有關係,一切唯心。

「從此」,因此啊,「遺真失性」,迷失了本體的真如本體,忘失了本性。因此呢,「執相徇名」,大家都抓住了外界的境界,把物理世界的現象當成真實,找不到本體,迷掉本性了,被物質所迷住,被物質世界的萬象所迷了。

「執相徇名」,第一個「執相」,是指被外境界物質世界所迷住,「循名」,是被自己的觀念騙住了。被自己觀念,主觀的成見,自己思想觀念騙住了。所以「執相」是執相,「徇名」是徇名,兩個東西。

「積滯著之情塵」,再進一步呢,慢慢,因為「執相、徇名」,累積久了,累積久了就粘住了,漿糊一樣粘住了,滯着了。「滯着之情塵」,對情世間這一切的情境界,物質境界,人生的境界,把你捆得牢牢的。

所以物質境界所發生,引起我們心裡的思想、感情抓得牢牢的呢,在佛學的名辭啊,在《楞嚴經》叫做「塵勞煩惱」。這個四個字翻譯得文學境界高得很,在後來唐宋以來的文學家,寫詩寫詞的經常採用這兩個字——塵勞。

塵世間,我們在中國文學就兩個字——塵世。拿現代的觀念,就是說物質世界,這個「塵」是代表物質。你說台北市吧,你到高樓上站着看看,到觀音山頂看看,看台北市,那真是紅塵滾滾,黃塵,再加上工廠,紅裡頭還有黑的,黑塵滾滾,沙塵,物質世界是塵。

勞,這一切眾生啊,都在灰塵裡頭象做夢一樣滾啊。所以我們站到中央酒店那個旋轉廳看看,街上那個汽車,好象什麼,好象我們家裡那個潮濕的地方,早上起來,那個蟑螂,啊一會集中,一會這個……再看這些高樓,一個窗子,一個窗子,百窟窿,蜜蜂一樣,哦這裡有一家,而且這一家還有人在那裡……

我說:大師,講《宗鏡錄》給你通了。

人家站在門外面看我們,這是什麼東西(眾笑)。對不對!

這個「塵勞」,就這個東西把你人生捆得,勞勞苦苦,累一輩子,是「塵勞」引起的「煩惱」。啊,這文學境界高!「塵勞」,可是眾生呢,以塵勞為樂呢,當街上那個蟑螂啊,早晨起來在爬啊,下班的時候,一群蟑螂,前面經過,還有紅綠燈擋住。這些裝甲、蟑螂,再我們這些人,稱大師的,當大王的,做英雄的,做老闆的,不曉得多偉大,你看站到高空一看,就這麼回事。那個小洞裡,螞蟻在裡頭,自稱高明,那個味道,唉,只好搖頭一嘆!眾生塵勞煩惱,就是這樣個味道。

但是,這個塵勞煩惱你久了以後啊,累積下來,「滯着之情塵」,哈,你對它還有感情得很嚦!對塵勞煩惱非常有感情,還捨不得。你說你不要坐這個位置好不好?好象三天不講講書,沒有人叫一聲老師,渾身都發癢那個樣子。沒人恭維你一聲,你了不起,好象這兩天一下矮了很多。有人恭維一下,馬上長高了。

眾生,這就是眾生。

「積滯着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唯識都是妄想心,浪頭一樣,一個一個接到一起來,停不掉。你看,照佛學講,我們思想,我們的妄想象什麼啊?海里的浪頭一樣,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而且這個浪還不是清水的浪,還頭有泥巴,還有尼龍袋、垃圾,都在裡頭在滾,這個「識浪」。那麼,講整個的意思,唉,這套文學一寫,嗨,很妙!


再看周勛男整理的《宗鏡錄略講》文字:


次則,隨想而世界成差。後則因智而憎愛不等。從此遺真失性,執相徇名。積滯著之情塵,結相續之識浪,鎖真覺於夢夜,沉迷三界之中。瞽智眼於昏衢,匍匐九居之內。遂乃縻業系之苦,喪解脫之門、於無身中受身,向無趣中立趣。約依處則分二十五有,論正報則具十二類生。皆從情想根由,遂致依正差別,向不遷境上虛受輪迴,於無脫法中自生系縛。

這裡每一個字、每一句子都不浪費而嚴謹。一篇好文章不管文言、白話,音韻自然就出來,詩境界會把感情帶出來。《宗鏡錄》朗誦後,文章就會寫了。

第二段講,有了念頭以後,這個世界就有差別,分出欲界、色界、無色界,千差萬別。有了思想、知識以後,這個人可愛就喜歡,這個人討厭就恨他,憎愛不平等,不能慈悲,還是唯心所造。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頭也就平伏不了。外相沒有關係,一切唯心。從此遺真失性,把物理現象當成真實,被萬象所迷,又被自己思想、觀念騙住。執相、徇名是兩個東西,再進一步,執相、徇名累積久了,就粘住了「情塵」。物質世界使我們對思想、感性抓得牢牢的,稱為「塵勞煩惱」。塵,代表物質世界;勞,眾生都在「黑」塵中奔忙。塵勞引起了煩惱,但是塵勞煩惱累積久了,你對它還非常有感情,捨不得離呢!妄想心如一個個浪頭過來;停不掉的。

這些對句美極了,是多麼富有文學韻味的佛學。


開心閣主人點評:


通過兩段文字的對比,不但可以看出周勛男整理的文字少了很多,不但把概念搞錯了,而且還把意思搞反了。

比如,南懷瑾先生講:

「你不能修到慈悲,不能做到平等,是你念頭平等不了 。」

而周勛男整理出來的文字變成了:

「若不能做到平等慈悲,念頭也就平伏不了。」

意思完全變了。

南懷瑾先生明明在說:你不能做到平等,是你的念頭平等不了。念頭的平等是主因,行為的平等是後果。

而周勛男一整理,則變成了:你不能做到平等,念頭也就平伏(還不是「平等」,「平伏」與「平等」是兩個概念)不了。變成了行為的平等是主因,念頭的平等是後果。

完全顛倒了。

請問周先生:做到平等、慈悲,是怎麼來的?是怎麼樣做到的?

還是不念頭來的。因此,念頭為先,念頭為本,所以《金剛經》說:「善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