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关闭菜单
切换首选项菜单
打开/关闭个人菜单
未登录
未登录用户的IP地址会在进行任意编辑后公开展示。

周易

来自小萃华亭
更多语言
(重定向自易经

注意:本文录入未作校对,仅供参考。如有引用请谨慎。

易经介绍

本文摘自《周易今注今释(ISBN: 9787229000691)》之叙言部分,作者:南怀瑾

  《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肓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薄的讥刺。

  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础。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典忘祖之概了。

  《易经》与“三易”

  通常我们提到《易经》,就很自然地知道是指《周易》这本书。因为中国文化,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以后,冠以《周易》一书,统称六经。经是天地的大准则,也是人生的大通道。称《周易》等书为六经,便是说明经过孔子所整理过的这六部书,它是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天人之际”所有学问的大原理、大法则。

  自秦、汉以后,研究易学的,对于《易经》一书命名的内涵问题,就有“三易”之说的异同出现了。

  第一、属于秦、汉以后正统儒家学派的理论,根据《易纬乾凿度》这本书的观念,认为“易”的内涵,包括三个意义:

  (一)易。就是简易、平易的意思。因为天地自然的法则,本来就是那样简朴而平易的。

  (二)变易。认为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随时在交互变化之中,永无休止。但是这种变化的法则,却有其必然的准则可循,并非乱变。

  (三)不易。天地自然的万事万物以及人事,虽然随时随地都在错综复杂、互为因果的变化之中,但所变化者是其现象。而能变化的,却本自不易,至为简易。

  第二、属于秦、汉以后儒、道两家学者通用的观念,根据《周礼.大卜》篇对于“三易”的涵义,是指上古以来直到周代初期之间的《易经》学术思想,约分为三个系统:(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据说:伏羲时代的易学,是“连山易”。首先以“艮卦”开始,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

  黄帝时代的易学,是“归藏易”。首先以“坤卦”开始,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意思是指人类的文化和文明,都以大地为主。万物皆生于地,终又归藏于地。

  周代人文文化的开始,便以现在留传的“周易”为宝典,首先从“乾”、“坤”两卦开始,表示天地之间,以及“天人之际”的学问。

  但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夏代的易学是“连山”。殷代的易学是“归藏”。当然,周代的易学便是“周易”了。

  又另有一说:认为上古的神农氏世系名“连山氏”,又名“列山氏”。所谓“连山”,便是“列山”的音别。黄帝的世系又名“归藏氏”。

  因此两说,又有异同的问题存在其间。如果认为夏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连山易”,殷代所宗奉的易学便是“归藏易”,到了周代,经过文王的整理,才构成为“周易”体系的易学。那么关于这两个分歧的意见,也就没有太大的出入了。

  但以考据学者的观点来看,《易纬乾凿度》和《周礼.大卜》篇这两种文献资料,应该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历来考据学家认为《易纬乾凿度》等书,纯出汉末或魏、晋人的伪作,假托是上古的传承。这种观念,并非完全无理,也的确值得研究、考虑。

  可是两汉以后的学者,硬性舍弃《周礼.大卜》的观念而不采信,偏要采用更有问题的《易纬乾凿度》之说,认为“简易、变易、不易”为天经地义的易学内涵,这便是后世以儒理说易的根据。那是不顾考据,只取所谓“三易”原理的内义,用之说明易学的大要而已。

  此外,关于“连山、归藏、周易”的“三易”之说,在汉、魏以后道家的学术思想中,便又发生了两种观念。

  (一)认为“连山、归藏”这两个系统的易学,早已失传。

  (二)认为汉、魏以后的象、数易学,便是“连山”、“归藏”的遗留,颇为合理。而且“连山”、“归藏”易学的精义,确已成为秦、汉以后道家学术思想的主干。如十二辟卦之说,便是以“归藏”的“坤”卦为主。卦气起“中孚”之说,便是以“艮卦”的半象为用。

  易名的定义

  后世有人从《易经》内容所举例的动物,如龙啊,马啊,象啊,彖啊,鹿啊等等着眼,并且采用《系辞传》所说,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开始画卦时有“远取诸物”的说明,认为原始的“易”字,便是取其象形飞鸟的观念。不过,此说并未引起重视。

  到了近代,有人认为“易”便是蜥蜴的简化。蜥蜴这种生物,它的本身颜色随时随地变化多端,当它依附某种物体时,它的颜色便会变成与某种物体的色相相同。《易经》是说明天地间事物的必然变化之理,所以便取蜥蜴作象征,犹如经书中的龙、象等一样。但总不能叫它是“蜴经”,因此便取名为“易”。主张此说的,以日本的学者中最为强调。这等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说“尧”是香炉、“舜”为蜡烛台、“禹”是爬虫,同样的都含有轻薄的恶意诬蔑,不值得有识者的一笑,不足道也。

  那么《易经》的“易”字,究竟是什么意义呢?根据道家《易》学者的传统,经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所标出,认为“日月之谓易”的定义,最为合理。“易”字,便是上日下月的象形。《易经》学术思想的内涵,也便是说明这个天地之间,日月系统以内人生与事物变化的大法则。

  并且从近世甲骨文的研究的确有象形上日下月的“易”字。因此更足以证明道家传统和魏伯阳之说“日月之谓易”的定义之准确性。目前《易经》的学术思想,在西方欧美各国,逐渐大加流行,我们自己对国家民族祖先文化准确的定名和解释,绝对不能人云亦云,含糊混淆,自损文化道统的尊严。

  《易经》的作者

  “易更三圣。”这是秦、汉以后的作者,对于上古形成易学传统者公认的定说。也是我们现在开始研究易学者必须先得了解的问题。

  秦、汉以后,儒家学者的共同认定,开始画八卦的,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氏。演绎八卦的,当然是周文王。发扬易学精义的,便是孔子。因此说“易更三圣”就是指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传述者孔子。事实上,文王演卦而作“卦辞”,他的儿子周公又祖述文王的思想而发扬扩充之,便著了“爻辞”,为什么三圣之中却不提到周公呢?据汉儒的解说,根据古代宗法的观念,父子相从,因此三圣之中便不另外提到周公了。关于这个问题,如此结案,是否公允而有理,还是很难认定。

  开始画卦的,当然是伏羲,这是毫无疑问的事。经过文王演卦、周公祖述、孔子发扬以后,硬要赖掉周公在文化学术上的功劳,恐怕孔子梦对周公时,于心难安。同时,又轻易地溜掉“更三圣”的这个更字,也不应该。古文更字又有曾经的意思,所谓“易更三圣”者,是指易学经过三位圣人学者的整理,才得发扬光大。

  由伏羲画八卦开始,到了商、周之际,再经过文王、周公、孔子三圣的研究和著述,才建立了《周易》学术思想的系统。因此可知“易更三圣”一语,严格的说,应该是对《周易》一书而言。如果说对所有的易学系统来说,硬拉下伏羲来凑合三圣,似乎有点牵强。连带这个问题而来的,便是“文王演易”和重复演绎为六十四卦的问题了。

  伏羲画卦,这是古今公认的事实。由八卦演绎成六十四卦,却有四种说法:

  (—) 认为六十四卦也是伏義所排列的。

  (二)有的认为六十四卦也是文王的演绎。

  (三)认为由八卦重复排演成六十四卦的,是神农氏。

  (四)认为重复演卦的人是夏禹。

  主张第一说的,以王弼(辅嗣)等为最有力。主张第二说的是司马迁等。主张第三说的是郑玄等。主张第四说的是孙盛等。

  要把这四种说法加以考据确定,实在不容易,而且几乎是绝不可能的事。至于认定重复卦象的人是周文王,大概是从“文王演易”这个演字的观念来推定。其实,这个演字,不能硬说就是演绎六十四卦的涵义,只能说是对《周易》一书六十四卦排列的次序和方式,以及《周易》书中对卦爻辞的演义而言。这是无可否认的,都是文王的杰作。至于伏羲画出的卦象,它的原来次序程式究竟是如何排演的?为什么“连山易”的排列以“艮卦”为首,为什么“归藏易”的排列以“坤卦”为首等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王辅嗣的主张,认为重复排演六十四卦者,仍是伏羲的创作,这是最为有理的。

  十翼的作者及其他

  研究易学,都须知道有汉儒郑玄所提出的“十翼”之说。“翼”,当然是羽翼的意思。《周易》一书的内容,有十种论著,都是辅翼易学、发扬而光大之的主要著作。这便是:

  1《上经》的彖辞;②《下经》的彖辞;③《上经》的象辞:④《下经》的象辞;⑤《系辞上传》;6《系辞下传》;7《文言》;8《说卦传》;9《序卦传》;⑩《杂卦传》。

  这是郑氏对于《周易》内容所作的分类范围,凡欲研究易学者,应当先加了解。

  至于有关“十翼”的作者问题,大致说来,又有三种异同的见解。

  一般的认定,“十翼”都出于孔子的手笔。这是传统的观念,完全属于尊孔的意识所出发。

  其次,认为文王作卦辞,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象辞也是周公的著作,并且根据《左传》中“韩宣子适鲁,见易象”说“吾乃知周公之德”的话,更为有力的佐证。汉末的学者马融、陆绩等,都主张此说。

  事实上,象辞与彖辞对卦象的论断,有许多地方彼此互有出入,实在难以确认同是一人的观点。复次,除了象辞、彖辞以外,关于“系传”以及“序卦”、“说卦”等篇,不但它的文词、思想,处处有先后异同的论调,严格说来,绝对不能认为都是孔子的手笔。其中有许多观念,可能都是孔子以后后人的著作。或者可以说是孔门弟子们的著作,统统归并于夫子的名下,那也是古代著述中常有的事。

  易学的传承及其他

  在中国文化的领域中,自经孔子删诗书、订礼乐之后,由他编著了六经,赞述“周易”以来,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氏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易学传承的系统。

  但自唐、宋以后,我们所读的《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魏代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传”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讲,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馯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周丑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子庄。此其一。

  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无太准确的资料。唯后世留传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辨,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

  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雒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

  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淄川)杨何,字叔元。叔元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

  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雠,雠传张禹,禹传彭宣。

  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

  主阴阳、卦气之说的,由王孙传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的阴阳“纳中”之门。

  东汉与后汉的易学:两汉的场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代的王弼等人。

  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述,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

  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

  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愈来愈加没落,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探羲皇之室。

  两派十宗及其他

  由秦、汉以后直到现在,大致综合易学发展的系统,我过去曾胪列它为两派六宗。所谓两派:

  (一)即是以象数为主的汉易,经唐、宋以后,其间贯通今古的大家,应当以宋代邵康节的易学为其翘楚。又别称为道家易学系统的,这便是道家易学的一派。

  (二)宋儒崛起,间接受到王辅嗣等易注的影响,专主以儒理来说易的,这便是儒家易学的一派。

  所谓六宗:

  (一)占卜;(二)灾祥;(三)谶纬;(四)老庄;(五)儒理;(六)史事。

  “占卜”、“灾祥”、“谶炜”等三宗易学,其实都是不脱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的,开始于魏晋之际,由阮籍、王弼等开其先声。继之而起,便有北魏以后的道教,套用东汉魏伯阳著《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杂相运用“易”与“老庄”的道理。“儒理”说易,大盛于南北宋时期,如司马光的《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颐的《易传》,以至于朱熹的《易本义》等,大抵都属于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儒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便偏重于这一观点。

  事实上,我以前所提出的六宗之说,还不能尽概两千余年易学关连的内容。如果加上由象数易学的发展,包括术数的杂易等,应该可归纳为十宗,除了以上所说的六宗以外,另有四宗,便是:

  (七)医药;(八)丹道;(九)堪舆;(十)星相。

  至于明末清初,佛教中的大师,如蕅益和尚所著的《周易禅解》、道盛和尚的《金刚大易衍义》等,都从唐末曹洞宗的爻象思想所开发,虽别有会心之处,但究竟不能列入易学的正宗。但上述四宗所涉及的易学,都以象数为主,比较偏向于固有的科学性质,素来不为寻章摘句、循行数墨的学者所能接受,因此在过去的学术专制时代中,便被打入江湖术土的方伎之流,无法有所增益与发明,颇为可惜。

  事实上,《易经》学术思想的根源,如果离开象数,只是偏重儒理,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未免是很大的损失。古人所谓“象外无词”,也便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焦延寿的《易林》、京房的《易传》、北宋以后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象数易学,别有心得,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脱地创设卦爻辞例,但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只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著,唯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尚秉和颇得象数的效用,亦自成家。

  易学的精神

  唐、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之范围。换言之,唐、宋以后所谓易学的内涵,它大要包括有“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

  “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

  “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此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维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

  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内涵,无非教人知变与适变而已。知变是“理、智”的结晶,适变是“象、数”的明辨。《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絜静精微,易之教也。”所谓“絜静”的意义,是指易学的精神,是具有宗教哲学性的高度理智之修养。所谓“精微”的意义,是指易学“絜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辨的作用。但在明辨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曼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精微”之至。

  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乾、坤、剥、复、睽、家人、归妹、渐、垢、夬、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

  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四次。

  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元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物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

  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中的妙用了。

周易全文

上经

一、乾。元亨利贞

乾下乾上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岀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在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幹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惟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二、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坤下坤上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或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三、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震下坎上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四、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坎下艮上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岀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六四困蒙吝。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六五童蒙吉。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五、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乾下坎上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六四需于血岀自穴。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象曰酒食贞吉以正中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六、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坎下乾上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九五讼元吉。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七、师。贞丈人吉无咎

坎下坤上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初六师岀以律否臧凶。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八、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坤下坎上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六三比之匪人。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六四外比之贞吉。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九、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乾下巽上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九二牵复吉。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象曰有孚惕岀上合志也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十、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兑下乾上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十一、泰。小往大来吉亨

乾下坤上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十二、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坤下乾上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六三包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十三、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离下乾上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十四、大有。元亨

乾下离上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晳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十五、谦。亨君子有终

艮下坤上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褔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六二鸣谦贞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六四无不利撝谦。 象曰无不利撝谦不违则也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十六、豫。利建侯行师

坤下震上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初六鸣豫凶。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六五贞疾恒不死。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十七、随。元亨利贞无咎

震下兑上

彖曰刚来而下柔动而悦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初九官有渝贞吉岀门交有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岀门交有功不失也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九五孚于嘉吉。 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十八、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巽下艮上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十九、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兑下坤上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初九咸临贞吉。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六四至临无咎。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上六敦临吉无咎。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二十、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坤下巽上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六二闚观利女贞。 象曰闚观女贞亦可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二十一、噬嗑。亨利用狱

震下离上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勑法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上九何校灭耳凶。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二十二、贲。亨小利有攸往

离下艮上

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上九白贲无咎。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二十三、剥。不利有攸往

坤下艮上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六三剥之无咎。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六四剥床以肤凶。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二十四、复。亨岀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震下坤上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二十五、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震下乾上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二十六、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乾下艮上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初九有厉利已。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九二舆说輹。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六四童牛之梏元吉。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六五豮豕之牙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九何天之衢亨。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二十七、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震下艮上

彖曰颐贞吉养正刚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二十八、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巽下兑上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九三栋桡凶。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二十九、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坎下坎上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三十、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离下离上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六五岀涕沱若戚嗟若吉。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下经

三十一、咸。亨利贞取女吉

艮下兑上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三十二、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巽下震上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九二悔亡。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九四田无禽。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上六振恒凶。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三十三、遯。亨小利贞

艮下乾上

彖曰遯亨遯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遯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山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初六遯尾厉勿用有攸往。 象曰遯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九三系遯有疾厉畜臣妾吉。 象曰系遯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九四好遯君子吉小人否。 象曰君子好遯小人否也
九五嘉遯贞吉。 象曰嘉遯贞吉以正志也
上九肥遯无不利。 象曰肥遯无不利无所疑也

三十四、大壮。利贞

乾下震上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九二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三十五、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坤下离上

彖曰晋进也明岀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六三众允悔亡。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九四晋如鼫鼠贞厉。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三十六、明夷。利艰贞

离下坤上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三十七、家人。利女贞

离下巽上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只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初九闲有家悔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九三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六四富家大吉。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三十八、睽。小事吉

兑下离上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三十九、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艮下坎上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初六往蹇来誉。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四十、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坎下震上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拆解之时大矣哉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四十一、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兑下艮上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四十二、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震下巽上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四十三、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乾下兑上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象曰君子夬夬终无咎也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上六无号终有凶。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四十四、姤。女壮勿用取女

巽下乾上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九四包无鱼起凶。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四十五、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坤下兑上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九四大吉无咎。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上六赍咨涕洟无咎。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四十六、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巽下坤上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初六允升大吉。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九二孚乃利用禴无咎。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九三升虚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六五贞吉升阶。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四十七、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坎下兑上

彖曰困刚揜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惟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四十八、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巽下坎上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眀受福也
六四井甃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九五井洌寒泉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四十九、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离下兑上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五十、鼎。元吉亨

巽下离上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五十一、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震下震上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九四震遂泥。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五十二、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下艮上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岀其位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六四艮其身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五十三、渐。女归吉利贞

艮下巽上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五十四、归妹。征凶无攸利

兑下震上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五十五、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离下震上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沬折其右肱无咎。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三岁不觌凶。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閴其无人自藏也

五十六、旅。小亨旅贞吉

艮下离上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五十七、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巽下巽上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九三频巽吝。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象曰九五之吉位中正也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五十八、兑。亨利贞

兑下兑上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初九和兑吉。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九二孚兑吉悔亡。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六三来兑凶。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九五孚于剥有厉。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上六引兑。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五十九、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坎下巽上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初六用拯马壮吉。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六三涣其躬无悔。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六十、节。亨苦节不可贞

兑下坎上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岀户庭无咎。 象曰不岀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岀门庭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六十一、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兑下巽上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六十二、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艮下震上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六十三、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离下坎上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六二妇丧其笰勿逐七日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上六濡其首厉。 象曰濡其首厉何可久也

六十四、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坎下离上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初六濡其尾吝。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九二曳其轮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大小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褔也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太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署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不岀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密慎而不出也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其岀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说卦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乾健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荀九家有为龙为直为衣为言来知德有为郊为带为旋为知为富为大为顶为戎为武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荀九家有为此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来知德有为末为能为小为朋为户为敦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车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荀九家有为玉为鹄为鼓来知德有为青为升跻为奋为官为园为春耕为东为老为筐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荀九家有为杨为鹳来知德有为浚为鱼为草茅为宫人为老妇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荀九家有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来知德有为沫为泥涂为孕为酒为臀为淫为北为幽为孚为河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荀九家有为牝牛来知德有为苦为朱为三为焚为泣为歌为号为墉为城为南为不育为害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荀九家有为鼻为虎为狐来知德有为床为握为终为宅为庐为丘为笃为童为尾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荀九家有为常为辅颊来知德有为笑为五为食为跛为眇为西

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所错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遯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終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也复反也晋昼也明夷诛也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遯则退也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未济男之穷也归妹女之终也渐女归待男行也姤遇也柔遇刚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本文以《周易》【明】来知德 集注ISBN 978-7-53257060-7为底本录入

目录